2011年5月10日

得閒炒飯

早先聽說許鞍華要拍一部拉子電影,心中是很期待的,不是因為復出的周慧敏,而是因為許鞍華。這是港台第一部是由所謂的“大導演”拍攝的女同志電影,從不懷疑它的品質,卻很好奇她會拍成什麼樣子。

在台灣上映時,看了一些大陸網友的負面評論,開始懷疑要不要去看這個電影,雖然我一直覺得,以許鞍華對人文議題的涉獵,她不太可能拍出太曲附主流社會價值的電影才對。但反正那時我口袋扁扁,所以便等著看二輪,但一直等不到台中上二輪,直到前幾天,想到這事兒,才在網路上找到片子來看。

我很喜歡這部片,雖然在片子的後半段感覺導演想要談得太多而顯得有些混亂,但整體來說,是讓人看得舒服的。要說它太烏托邦,太理想化,考慮到片子一開始便定調在喜劇,這樣的處理也是可以被接受的。

特別喜歡一開始吳君如飾演的美思和周慧敏飾演的Anita,兩人在電梯上上下下相互送別的戲。這一段路程充分表達了兩人久別重逢,既陌生又熟悉、既期待又矜持的復雜心理,藉著來來去去,一段又一段的路程,兩人重拾了過往的熟悉感,又因著兩人找著各種理由相送傳達了不捨也確定了彼此的感覺,最終因電梯的故障而落腳美思的住處,重燃了彼此的愛情。處理的極為細膩,又別具滋味。

我得說,我從來都沒喜歡過周慧敏,她當然是漂亮,但對我來說太沒個性,但這次這部電影,卻讓我看到她的風采及演技。反反覆覆看的,都還是她的戲份和場景。比如說當美思和Anita第一次回到Anita的家,美思對她說I love you時,她所表現出既甜蜜卻又有些落寞的表情。比如說她和邁克談起美思的朋友總把她當親人時,一小段的沉默,更別說兩人在坐手扶梯,美思撫摸Anita背部時,Anita臉上微妙的表情,等等。還有她和邁克之間的互動,把她再遇美思的少女情懷完全地表露無疑,她的同事都只是八婆,自己又沒什麼談心的朋友,只有年輕的邁克,成了唯一她可以安心傾訴的對象。

都讓我看到她的表現與魅力。可能她也不必演吧,過去這幾年間發生在她身上的情事,或許就已經讓她償得了愛情的歡喜與失落,當然這是八卦,但人生歷練本來就會讓演員的演技進步。大家都說周慧敏沒有老,我卻在戲裡的某些角度裡看到歲月的痕跡,只不過瑕不掩瑜,那並沒有損及她在劇中所展現出來的魅力。

至於吳君如,她的表現倒是沒有太多的驚喜。這不是說美思這個角色不可愛或吳君如演得不好,只是她所飾演的美思,其角色性格,和她過去的作品有太多的重復,包括中性、雙性戀、搞笑、爽朗、灑脫等等,相較起就沒有那麼地突出和特別。

片中的其他角色,包括美思的好朋友-阿諾和惠惠,甚至於那兩個男人,也不令人討厭,甚至有他至情至性的可愛。讓這部片子沒有太多的其他同志電影難免會有的沉重,或是周遭環境的壓力,有的只是兩個主角的內心掙扎。這點當然就如之前所說的,顯得理想化了一些,但以兩人具有的經濟自主及已累積的社會經歷,其所可以成就的自在,似乎也是可以成立的。

或許這個片子不會有什麼太好的評價或得到什麼奬項,因為這樣的片子從來都不是影展奬項會喜歡的類型,但對一個影迷來說,卻是一部會看得非常舒服、會心一笑的電影。是一部可愛的電影。